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1、BGP路由分析与诊断平台协同研发二期项目

       2023年-2025年,在“BGP路由分析与诊断平台协同研发项目”顺利开展的基础上,与APNIC基金会签署新一期项目合作协议,继续牵头二期项目,旨在优化提升BGPWatch平台功能,深化亚太地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合作伙伴,推广平台至更大范围。截至目前,已拓展巴西、南非、拉丁美洲新合作伙伴,平台用户人数达200,覆盖五大洲,进一步扩大了清华大学在网络测绘国际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2、BGP路由分析与诊断平台协同研发项目

       2022年-2023年,在APNIC基金会支持下,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联合19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研究机构,开展“BGP路由分析与诊断平台协同研发项目”,建设跨国协同的BGP路由分析和诊断平台BGPWatch,开展互联网域间路由测绘工作,帮助参与项目的教育和科研网络机构提高网络运行管理和服务能力。BGPWatch能够展示BGP路由的全面状况,提供与路由劫持相关事件的信息,识别攻击者和被攻击者,并提供一系列BGP路由相关的统计数据,包括劫持数据、路由路径和相关各种功能。

3、GNA

以美国Internet2、欧盟GEANT、中国CERNET等为主的14个国家级教育科研网络于2013年5月开始策划构建全球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并于2013年底成立了全球网络体系结构(GNA,Global Network Architecture)工作组,在网络服务、网络运行与安全、网络技术与拓扑等方面开展深入和广泛的国际合作。GNA工作小组在分析现有网络发展的技术瓶颈和挑战以及已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未来GNA网络体系结构的设想,需要强调的是GNA网络基础设施将是未来网络技术标准的试验平台,也将与国际网络资源管理机构(例如IPv4和IPv6地址资源管理机构、域名管理机构等)紧密合作。GNA工作小组希望在未来5年内完成未来网络方案的设计启动,初期以现有的10G和100G网络为架构,接下来5年实现全球主要100G未来网络的互联与合作。

4、Asi@Connect项目

Asi@Connect项目是继TEIN2/3/4后的欧盟资助项目,欧盟与参与项目的国家分别资助50%,项目经费总额是3.65千万欧元,项目周期5年,经费总额是TEIN3和TEIN4两个项目的总和,亚太地区参加项目的国家是24个。该项目的目标除了继续帮助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学术网络互联建设外,还将投入更多经费用于提升TEIN网络上的网络技术服务,并推动教育和科学的国际合作。Asi@Connect Steering Committee负责项目的经费规划、项目征集和评审以及项目的评估,清华大学网络研究院安捷担任Asi@Connect Steering Committee主席。

5、TEIN2/3/4项目

TEIN2/3/4项目是欧盟第六、第七和Horizon2020框架下的3个项目,旨在建立欧洲和亚洲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学术网络高速互联,为两大洲在教育和科学研究合作等对带宽需求高的项目上开展科研合作提供信息基础设施,并促进相关领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TEIN2/3/4 项目积极鼓励发展中国家参与,在欧盟为TEIN2项目提供80%经费,TEIN3项目提供60%经费,TEIN4项目提供50%经费 ,其余经费由参加该计划的亚洲国家提供。 项目于 2004 年 5 月正式启动。清华大学代表 CERNET 作为中方合作伙伴参加了该项目,并取得两项重要成果:1)北京和香港是 TEIN2/3/4 主干网四个核心节点中的两个;2)经过欧盟严格招标,清华大学中标承担 TEIN2 主干网运行管理中心 TEIN2 NOC 工作,TEIN2 NOC 办公室设在香港,重要技术支持设在北京清华大学。TEIN2 NOC的工作得到欧盟以及TEIN项目合作国家的高度认可,继续为TEIN3/4项目管理运行NOC中心。

6、ORIENT/ORIENTplus 项目

2004年EC-Bridge项目之后,欧盟和中国一致同意加深合作,于2005年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参加了TEIN2项目,但是TEIN2项目中中国到欧洲学术网GEANT之间带宽仅有 622M,非常有限。欧盟与中国科技部进一步策划了ORIENT中欧项目,将中国 CERNET/CERNET2 和欧盟的 GEANT的连接带宽由 622M 提高到 2.5G 。 ORIENT项目是2007年启动的四年期项目,目的是建立中欧学术网的高速互联,促进合作与发展;将促进中欧在信息技术领域,包括 GRID 、伽利略计划、欧盟第六和第七框架计划下面中欧之间更多的非常需要高速网络支持的重大项目上的合作与研究,也将奠定中国互联网在亚洲的重要地位。ORIENT项目之后,欧盟与中国政府通过继续支持ORIENTplus以及后续相关项目,更大力度地推进中欧在互联网领域的多方位的合作。

7、中美高速互联合作项目

该项目于2011年启动,项目周期3年半,是美国国家基金会NSF资助中国CERNET与美国学术网高速互联的中美合作项目,旨在为中美教育和科研国际合作提供高质量和高带宽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中美互联网领域的合作。在该项目和国家发改委的共同支持下,通过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国际交换中心CNGI-6IX和美国下一代互联网的洛杉矶交换中心实现了中美学术网10G高速互联,连接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试验网CNGI-CERNET2、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和中国科技网CSTNET,以及美国的下一代互联网重要学术网络Internet2、NLR和ESNET等。支持了一大批中美之间的高水平的互联网应用。2015年美国Internet2继续为该项目的合作提供经费支持。

8、下一代互联网中日 IPv6 合作项目(IPv6-CJ)

该项目是在中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日本经济产业省指导下,由中方实施机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网络中心)和日方实施机构(日本信息通信网络产业协会 CIAJ )共同合作的研究开发项目。本项目的目的是,在国家计委和经济省指导下,在遵守中日两国法律法规和相关国际公约的基础上,通过在中国国内的 IPv6 试验网建设和试验验证,进行下一代互联网络的研究开发,促进下一代互联网 IPv6 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中日两国乃至亚洲地区尽快构筑下一代互联网络、推动全球信息化发展做出贡献。

9、FlOSSWorld 项目

FLOSSWorld项目旨在通过对自由和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全球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和调查,探索支持自由和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发展和传播、充分发挥其对社会科技发展积极作用的途径,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创新体制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10、IPv6欧盟 - 中国数字奥运项目

为了在 2008 年奥运会上,实现基于 IPv6 的信息管理系统完全解决方案,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暨国家网络中心和法国电信北京研发中心合作,建立基于 IPv6 的奥运信息管理网络和服务平台,对 IPv6 技术能够实现的新服务、基于 IPv6 的个人、企业、 ISPs 、 ICP 等方面的应用和服务,起到示范作用;并展开 IPv6 技术在消费服务、无线业务、分布计算等各种应用领域的技术研发工作。

11、面向IPv6的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联合研发与示范

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面向IPv6的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支持下,联合十四国的23个跨学科研究机构,组建网络空间治理领域最大的国际性研究团队。团队响应“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战略,把握历史机遇,通过协同创新和规模应用示范,推动建立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技术支撑体系和新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