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我国第一个互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设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在京举行。原国务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会议。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院士等出席会议并致辞。清华大学副校长姜培学院士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吴岩致辞
吴岩充分肯定了三十年来CERNET的发展成效,指出CERNET坚持服务教育科研,成为支撑国家教育现代化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石;坚持自主创新,成为国家互联网核心技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致力人才培养,成为国家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的沃土;创新体制机制,开创高校科技产业融合新模式;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积极贡献力量。吴岩强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我们迎来“智慧教育元年”,我国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他对CERNET未来发展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聚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究,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三是要全面服务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四是要坚持开放合作,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力量。
李路明致辞
CERNET网络中心设在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也是CERNET牵头和依托单位。李路明代表清华大学向关心支持CERNET建设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感谢,向为CERNET发展付出辛勤汗水的各位同仁表示敬意。他指出,CERNET是我国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光荣使命、背负着重大责任。三十年来CERNET走出了一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开展有组织科研、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坚持国际交流合作的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清华大学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作为牵头单位一直以来对CERNET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一如既往大力支持CERNET建设,发挥好牵头高校的作用,与合作伙伴一起再接再厉、奋勇前行,把CERNET打造得更好,努力为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作出更大贡献,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有力支撑。
尤政发言
CERNET管委会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院士作为节点学校代表发言,表示将继续和全国众多高校一起,续写CERNET下一个十年的辉煌。
吴建平汇报
CERNET专家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网络研究院院长吴建平院士和来自一线的专家们共同汇报了CERNET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互联网这一关必须过。”CERNET将继续发扬团结协助、勇于创新的优秀传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实现互联网科技自立自强,为教育强国、网络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出席纪念大会的还有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院士,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原校长龚克,中南大学原校长张尧学院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原党委书记郭新立,国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陆建华院士,国家保密局科技委主任吴世忠院士,教育部科技司司长周大旺。来自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自然基金委、中国工程院的相关领导及代表,CERNET历届管委会成员,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单位代表,CERNET核心节点高校、用户高校单位代表以及合作单位代表等1500人参加活动。
与会嘉宾合影
CERNET是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学校承担建设和运行的全国性学术计算机互联网络,也是我国第一个覆盖全国的互联网。三十年来,CERNET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先后建成三代网络,第一个十年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互联网主干网CERNET,第二个十年研制成功全球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CERNET2,第三个十年研制成功全球最大的未来互联网试验基础设施FITI(CERNET3),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突破到引领的跨越式发展。
CERNET自诞生起就作为国家“211工程”三大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之一,全面支撑了包括高考网上录取、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大型科学仪器网络共享、超算互联网服务等一批重大教育科研应用,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在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CERNET团结全国高校,不仅填补了早期我国互联网技术的空白,研发了国内第一台IPv6核心路由器、第一代搜索引擎和防火墙等,更在互联网源地址验证、下一代互联网过渡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获得突破性成就,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5次,获批国际互联网标准RFC 20余项,为中国互联网核心技术的自立自强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一场持续30年的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典范代表。
在攻克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的过程中,一批高层次互联网技术人才伴随CERNET发展成长起来。其中,网研院的吴建平、李星教授获世界互联网界最高奖——波斯塔尔奖,这也是迄今为止仅有的两位中国科学家获此殊荣,吴建平、尼玛扎西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生动实践者。
目前,CERNET节点高校从10所增长到43所,接入高校和科研单位超过3000所,服务高校师生和科技人员超过5000万人,主干网带宽从64K发展到N×100G,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家学术互联网、国家教育现代化重大基础设施、互联网和网络空间安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基地、互联网和网络空间安全创新人才培养高地。